名师工作室
     团队介绍
     团队规划
     成果展示
     保障机制
     特色创新
     互动交流
     学习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 成果展示

王凤丽2018年牵头制定系统解剖学课程标准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系统解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总学时

开设学期

学时按学期分配

学分按学期分配

考核类别

90

1学期

90

6

考试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在五年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职业教育理念,遵循要确保五年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必需、够用、实用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知识”。为此,要重新慎重、科学地审视《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内涵,要真正为五年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其他基础课程、临床康复课程、独立从事康复和社区等工作及其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并奠定必需、够用、实用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共同理论基础,体现《系统解剖学》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共同性。

1.依据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技能素质三个维度,围绕护理工作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继续教育等需要,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确定课程内容。

3.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经验基础,以及五年一贯制学制特点,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以遵照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计划,根据 “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康复治疗技术人才” 的培养目标,依据临床工作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合理设置《系统解剖学》课程内容。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全身常用的骨性标志、肌性标志,说出人体的组成、分部;描述重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在标本和模型上能指出主要的血管、神经的名称、位置;观察辨认重要器官的形态、结构、体表定位、毗邻关系;能辨认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培养学生达到以下核心能力:

1.能运用所学解剖知识对临床康复有关的检查、操作、定位方法和实验技能熟练操作,具备基础技能。

2.根据患者病情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质疑、分析、归纳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

3.养成学生不畏艰苦的学习意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修养。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绪论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践0学时

内容及要求:

1.了解《人体结构》的定义及其在护理科学中的地位。

2.了解学习《人体结构》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3.了解人体的组成,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熟悉人体的分部。

4.熟悉解剖学姿势;掌握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

模块二:基本组织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熟悉基本组织的类型。

2.熟悉上皮组织一般结构特点、分类、功能;了解被覆上皮分类、分布;掌握各类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熟悉腺上皮和腺的概念;了解腺的分类,外分泌腺的结构;了解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与功能。

3.熟悉结缔组织一般结构特点、分类、功能;掌握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纤维及其功能;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的组成和分布;了解软骨组织、软骨的结构和分类(自学);了解骨组织的一般结构(自学);掌握血浆的概念,血细胞的形态、结构、血细胞生成的部位。

4.了解肌组织的一般结构特点、分类、分布;掌握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一般结构及功能特点。

5.掌握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分类;掌握突触及其结构; 熟悉神经纤维的结构特点和分类;了解神经末梢及其分类。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

实验一  观察单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疏松结缔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多极神经元的光镜结构。

2.实验(实训)地点:数码显微互动

 

模块运动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8学时,实践10学时

内容及要求:

1.熟悉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了解骨的形态、分类、理化特性;熟悉骨的构造;了解全身骨的名称、一般形态、位置。熟悉颅的整体观和新生儿颅的特征;掌握全身常用的骨性标志。

3.熟悉骨连结的概念、关节的构造及运动方式;熟悉椎骨间的连结、脊柱的整体观;了解肋的连结、胸廓的整体观;了解上肢骨的连结,熟悉肩关节、肘关节;了解下肢骨的连结,熟悉髋关节、膝关节;掌握骨盆的组成、分部、女性骨盆的特点;了解颞下颌关节。

4.了解肌的形态、构造、起止、配布规律、辅助结构;了解躯干肌、头肌、四肢肌群的名称、位置、功能;掌握全身常用的肌性标志、熟悉躯干肌的肌间结构、头皮。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

实验二  全身骨  

实验三  常用的骨性标志。(能够准确活体定位)

实验四  骨连结

实验五  全身肌和常用的肌性标志。(能够准确活体定位)

实验六 常用运动康复解剖定位标志辨认

2.实验(实训)地点:人体解剖模型室、人体生命科学馆3Dbody虚拟实训室

模块消化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践6学时

内容及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了解胸部的标志线;熟悉腹部的分区。

2.熟悉消化管的一般结构和粘膜特点;熟悉口腔的境界、分部、各界的主要形态、结构;  了解牙的一般形态、构造、牙周组织、牙式;了解舌的一般形态、结构;了解三对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腺管开口部位;掌握咽的位置、沟通关系、分部及各部的主要结构名称;掌握食管的分部、长度、三狭窄的位置及距中切牙的距离;熟悉胃的位置、形态、分部、组织结构特点;了解小肠的位置、分部;组织结构特点;了解大肠的分部、各部的位置;掌握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的弯曲、肛管的结构。

3.掌握肝的位置;熟悉肝的形态、组织结构;熟悉胆囊、胆汁产生的部位和排出的途径;掌握胆囊底的体表投影;熟悉胰的位置;了解胰的形态、结构和胰岛。

4.熟悉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掌握腹膜的解剖生理特点;了解腹膜与脏器的关系;腹膜形成的结构;掌握腹膜陷凹。

5.解释:上消化道、咽峡、胃窦、十二指肠悬肌、麦氏点、齿状线、肝小叶、膀胱直肠陷凹、子宫直肠陷凹。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

实验七  消化管、消化腺、腹膜的大体实验

实验八  胃、小肠、肝的光镜结构

实验九  示教  食管、胰的光镜结构。

2.实验(实训)地点:人体解剖模型室、人体生命科学馆、3Dbody虚拟实训室。

模块呼吸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践4学时

内容及要求:

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呼吸道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概念;了解鼻腔的分部、鼻道形态、鼻腔黏膜的特点、鼻出血区;熟悉鼻旁窦的名称、位置;了解喉的位置、构成;掌握喉腔的分部、喉腔的黏膜特点;掌握气管的位置、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区别;了解气管和主支气管的组织结构;了解气管切开的部位。

3.熟悉肺的位置、形态、分叶;熟悉肺组织的组成、掌握肺小叶、呼吸膜(血气屏障)。

4.掌握胸膜、胸膜腔、肋膈隐窝(肋膈角或肋膈窦);熟悉壁胸膜下界与肺下界的体表投影;了解纵隔的概念和分区。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

实验十   呼吸道、肺、胸膜的大体实验;

实验十一示教  肺内各级支气管的光镜结构。

2.实验(实训)地点:人体解剖模型室、人体生命科学馆、3Dbody虚拟实训室。

模块泌尿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了解肾的位置、形态、被膜;熟悉肾的剖面构造;掌握肾单位、滤过膜、球旁复合体;  了解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3.了解输尿管的起止、走行;熟悉输尿管的分段、狭窄。

4.熟悉膀胱的位置、毗邻;熟悉膀胱壁的构造、膀胱三角;了解膀胱与腹膜的关系。

5.熟悉女性尿道的特点。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

实验十二泌尿器官的大体实验;肾、膀胱的光镜结构

2.实验(实训)地点:人体解剖模型室、人体生命科学馆、3Dbody虚拟实训室。

模块生殖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熟悉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熟悉男性生殖器的组成;了解睾丸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了解附睾、输精管、射精管;了解附属腺、外生殖器;熟悉前列腺的位置;了解精液的组成及其排出途径;掌握男性尿道的长度、分部、三狭窄、两弯曲。

3.掌握女性生殖器的组成;了解卵巢的形态、位置和组织结构;了解输卵管的位置、形态、分部;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了解子宫的固定装置、阴道的位置、形态、阴道后穹;了解女性外生殖器。

4.了解乳房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了解会阴、狭义会阴。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

实验十三  男、、女性生殖器官的大体实验.

2.实验(实训)地点:人体解剖模型室、人体生命科学馆、3Dbody虚拟实训室。

模块脉管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10学时,实践6学时

内容及要求:

1.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2.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心尖的体表投影位置;熟悉心腔的形态、结构和心壁的构造;掌握心传导系统、心的血管;了解心的体表投影、心包。

3.熟悉血管的组织结构;熟悉肺循环的血管;了解体循环动脉的分布规律和主干;熟悉头颈部的动脉;熟悉上肢的动脉主干;了解胸部、腹部和盆部的动脉分布;熟悉下肢的动脉主干;掌握临床常用的压迫止血的动脉和测量血压、切脉的动脉的名称、部位等;熟悉静脉与动脉的区别;熟悉上腔静脉系的组成、收集范围、主要属支;了解下腔静脉系的组成、收集范围、主要属支;熟悉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收集血液的范围、血流的去路、侧支循环;掌握临床穿刺常用的静脉的名称、位置。

4.熟悉淋巴系统的组成;了解淋巴管道;熟悉胸导管、右淋巴导管;熟悉浅表淋巴结群的名称和位置。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

实验十四体循环途径、心和动脉的大体实验

实验十五  静脉和主要淋巴结群的大体实验

实验十六示教  动脉、静脉、淋巴结的光镜结构

2.实验(实训)地点:人体解剖模型室、人体生命科学馆、3Dbody虚拟实训室。

模块神经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10学时,实践6学时

内容及要求:

1.熟悉神经系统的组成;了解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2.熟悉脊髓的位置、外形、内部结构;;熟悉脊髓的功能;熟悉脑干、小脑、间脑的位置、组成;了解脑干、小脑、间脑、端脑的外形;了解脑干、小脑、间脑内部结构和功能;了解大脑半球的功能区、纹状体、内囊;熟悉脑和脊髓的被膜;掌握硬膜外隙、蛛网膜下腔;了解脑和脊髓的血管;熟悉脑脊液产生的部位、作用及其循环,血脑屏障。

3.熟悉脊神经的组成和分支、纤维成分;了解神经丛的名称、位置;掌握神经丛的主要分支名称、了解其分布;了解脑神经的名称、性质;了解脑神经分布、功能;掌握自主神经的概念和结构特点;了解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结构。

4.了解感觉传导通路的概念、种类、共性;了解运动传导通路的概念,锥体系的概念、组成、共性,锥体外系的概念、功能。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

实验十七  中枢神经系统

实验十八  周围神经系统

实验十九  示教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2.实验(实训)地点:人体解剖模型室、人体生命科学馆、3Dbody虚拟实训室。

模块内分泌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践0学时

内容及要求:

1.熟悉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熟悉甲状腺的位置、形态;掌握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滤泡旁细胞的功能

3.了解甲状旁腺的位置、形态;熟悉甲状旁腺主细胞的功能

4.了解肾上腺的位置、形态、分部;掌握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功能。

5.熟悉垂体的位置、形态、分部;掌握腺垂体的功能;掌握神经垂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模块十一感觉器官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及要求:

1.了解感觉器官的概念。

2.熟悉眼球壁的结构,眼球内容物的名称;了解眼副器,眼的血管。

3.了解外耳、中耳、内耳的结构。

4.熟悉皮肤的结构;了解皮下组织;了解皮肤的附属结构。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实训)名称:

实验二十  观察视器、前庭蜗器、皮肤。

2.实验(实训)地点:人体解剖模型室、人体生命科学馆、3Dbody虚拟实训室。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系统解剖学》的教与学,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交往互动中,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中,要体现五年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掌握五年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的特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本地区、学校和学生实际,创造性进行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学习。在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本课程为形态学科,直观性强。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观,构建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做中评,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特点,基于康复治疗能力职业导向,根据教材各章内容特点,有针对性的采用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授课法、案例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分组观察讨论、活体触摸、角色扮演等,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通过《人体结构》课程学习,构建合理、有效的认知结构。强化基础、重在运用、贵在创新。突出职业特点,拉近与工作岗位的距离。

3.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素质  教学中要注重德育内容的参透,融心理品质、道德情操于一体,使知识、能力、觉悟相结合,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4. 适当安排自学,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5. 通过指导预习、反复练习、强化记忆、及时辅导等,答疑补差。一方面力求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另一方面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    

(二)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应贯穿于《系统解剖学》知识、技能学习的全过程,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既要发挥教学评价的甄别功能,又要加大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教育功能,使教学评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调控,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教学考核评价包括以下三方面:

1. 知识评价(占总成绩60%)  主要评价人体结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和掌握的情况。评价方式课堂提问、作业、笔试等。

2. 能力评价(占总成绩30%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规范化评价,重点反馈学生对标本、模型观察指认、活体定位、填图等正确与否。此类评价可由学生自评、互评和任课教师评价等形式。

3. 素质评价(占总成绩10%)  素质评价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如课堂纪律、课堂上能否积极思考、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及考试情况,对班集体的负责态度、与同学和师生间的协作态度等;在实践中是否具有高度责任心、爱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教材对学生来讲是课本,对教师来讲是导本,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因此必须依据《人体结构》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内容要求选用或编写教材。

1. 教材内容的选取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发展需要和完成护理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系统解剖学》的内容,注重三个衔接:①与后续医学基础课程、临床康复治疗技术课程相衔接;②与康复治疗岗位能力要求相衔接;③与国家职业康复治疗师资格证书的考试相衔接。在保证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淡化学科界限,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专业后续课程需求,适当减少一些与岗位需求关系不大的内容(如器官组织的超微结构、中枢神经系统的内部结构等),而加强与后续课程及将来岗位需求关系十分密切的解剖护理应用知识,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的改革符合专业的培养要求。

2. 教材内容的编排

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基于教学过程,遵循职业导向,创设情景项目”的教学思想,将人体结构和组织结构知识有机融合,紧密联系临床实例,章前确立学习目标,在相关正文中插入“案例”和“链接”,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章后有小结及目标检测,方便学生复习巩固。真正做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三联(联系专业、联系临床、联系实践)。使《人体结构》课程的教学适应护理岗位、适应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适应社会发展。

(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1. 编写配套的《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方便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时参考。

2. 定期开放人体陈列馆和模型室,让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解剖学知识。

3. 根据教学内容及特点,购买或制作必需的示教模型、设备、挂图、录像片、投影片、多媒体课件,并将其放入学校课程网站上,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适用于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苏ICP备10207186号
江苏省职业教育杜培培护理工作室 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