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
     团队介绍
     团队规划
     成果展示
     保障机制
     特色创新
     互动交流
     学习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 成果展示

工作室2020年10月教科研活动记录

参加人员

杜培培、王凤丽、汤冠荣、徐咏梅、杨鑫、张晓东、陈艳、肖亮、赵子涵、彭燕、陈英、马红雷

活动地点

护理工作室

活动时间

20201010

160018:00

活动内容

-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博士研究生论文)

活动详细情况记录

多元智能评价和建构主义教学评价:多元智能所主张的评价应该是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强调评价的情境性与真实性。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教学实施绝不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意义建构的过程,并且强调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强调评价过程依存于教学情境;

传统的教学评价: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评价研究以知识论为基础,将研究仅仅局限于考察发生在学生个体内部观念世界中内隐封闭过程、纯认知过程。教学评价关注的是学生掌握了知识的数量多少及程序,关注的是单位时间内所规定教材讲授任务的完成。它并不重视在多方面情境因素制约下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不重视学生主体的情感、意志、兴趣、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这种评价研究必然导致评价的工具理性倾向,也必然导致评价的低效或无效。

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是集现代教学评价理念于一身,扎根于教学实践,立足于教学情境。它是以人与人相互理解,超越传统评价中“与人无涉”的工具理性为主旨;以尊重人、满足人、成就人的发展为目标;以不同的教学情境为参照,不断调整评价诸要素使其适应情境变化,促进教学情境中人的最大发展。在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根据不断发展的教学情境进行协商对话,在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达成“视域融合”和心理沟通。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超越了“与人无涉”的见物不见人的工具理性,其价值取向从情境无关走向情境关联、从价值中立走向价值负载、从管理控制走向理解适应、从限定孤立走向和谐共生。情境适应性评价理论是在对原有评价理论的透彻把握与反思,对目前诸种评价理论观点的比较分析,对当前教学实践的深刻把握基础上提出的。探索建构的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体系,既有较高的理论体系,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方案。情境适应性评价研究实现了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转化,扩展和丰富了评价目标和对象,从深层面上反映了教学评价主题从关注知识向关注人的生存环境的转化。情境适应性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和教师全方位评价的体系,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情境,而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境,教与学的互动活动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同时将影响教学发展的内部、外部因素均纳入了评价的视野。情境适应性评价不仅有横向评价,而且也有纵向的连贯性动态发展的评价,从而使评价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情境无关”走向“情境关联”的评价。这些符合现实需求的评价理念为开展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提供了可能。

活动心得

  通过该篇关于教学评价的论文学习,认识到传统教学评价的局限性和弊端,意识到多元智能评价和建构主义教学评价在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在医护专业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尝试开展。






苏ICP备10207186号
江苏省职业教育杜培培护理工作室 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