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微课热背后的冷思考 制药工程系,宋莉 摘要: 微课作为一种以在线网络微视频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形式,近年在国内的教育界大放异彩。在梳理微课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微课在国内职业教育界的发展现状。在职业教育界微课热的背景下,冷静思考如何理性应用微课,并进一步提出了四点微课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微课;职业教育;应用;发展 一、微课的起源: 微课来源于英语“micro lectures”,这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在2008提出的新概念。Penrose认为将一个课程去除大部分的细节,只保留核心概念与中心思想,上传到网络供学生使用,这样压缩式的视频配合着作业与讨论,能获得与传统课堂一样的效果[1]。 可见,微课的本质是短时间的在线网络视频,短时间内,究竟能不能将核心概念讲清楚呢?早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 A. McGrew教授就进行了短时间教学的尝试。McGrew教授提出了一种60秒课程,为大众普及化学常识,他将60秒课程设计成三个部分:引入,解释,举例,将一小点化学常识讲清楚[2]。英国纳皮尔大学的T.P.Kee教授在1995年也提出了一分钟演讲的概念,要求演讲者要做到精炼、把握好核心概念、具备良好的逻辑还要包含一定数量的例子[3]。 60秒课程和一分钟演讲,可以称为微课的雏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些简短的课程可以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络。2004年,美国的Salman Khan利用聊天软件给他外地的表妹补习数学,很快很多朋友都上门讨教,Khan忙不过来了,索性把自己的辅导材料制作成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上,吸引了大量的观众。2007年他成立了可汗学院,专门存放这些时长在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开创了录制PP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来制作短视频的方式,并且将这些短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上给缺课的学生补课。之后,他们实践了以学生在家看网络视频为基础,课堂时间来完成作业或辅导的翻转课堂模式。而这种模式的基础——在线短视频,正是一种微课。但是这种微课使用的形式,还结合了师生面对面的互动,比可汗学院更加符合混合学习的模式[4]。正是由于这些短课程概念和短视频在线学习的尝试,才使得微课的产生水到渠成。 二、微课在职业教育界的发展 微课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稍微滞后。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在2013年首次提出微课较适合职业教育以及成人基于工作场景的终身学习,在职业教育里应该大力推广微课[5]。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杨明教授则认为现代职业教育对高职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素质,当代高职教师还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教学的能力;信息素质。其中信息素质要求高职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并具备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6]。随着微时代的到来,非正式学习方式悄然步入人们的生活当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加需要推广微课,要提高对微课的认识,完善学习资源建设,创建微课利用环境。 在中国知网上按主题搜索“微课”并含“职业教育”,共有文章57篇,其中2013年2篇,2014年23篇,2015年8月1日为止31篇。由此可见,2013年以后,微课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始兴起。 三、微课在职业教育领域运用的冷思考 笔者仔细研读了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微课研究的文章,认为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应用微课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 (一)微课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要经过良性的引导 江苏省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两种模式:一种招收高中毕业生,实施三年高职高专教育;一种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高职教育。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模式,进入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都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以江苏省徐州市的五年制高职为例,2015年,徐州市中考的总分是700分,最好的高中——徐州市第一中学的录取分数线是659分,五年制高职的录取分数线是379分,整整少了280分。379分占总分的百分比是54%,高职学校录取的学生基本上是门门不及格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大多数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更谈不上自主学习了。 仅仅将微课简单地抛给学生,学生就能放开游戏、电影这些娱乐项目,自动地接纳微课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前的研究关于微课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大多数持乐观态度,但是缺乏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使用微课的研究。即便有教育者做出加强微课引导的尝试,也很难推广开去,因为学生即使不自主学习,不接受微课,也不会被判定为成绩不合格。所以仅仅强调微课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以升学为目的的职业学校中是完全不够的。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推广微课,可能还需要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上的倾斜。 (二)微课应注重内容的设计而非形式的美化 到2015年,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已经举行了三届,全国的微课比赛已经成了常态,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教师加入到比赛中。各省市、学校的微课比赛更是数不胜数,在这样多的比赛中,微课视频的视听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华丽的形式的微课是不可能获奖的。所以参赛教师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微课形式的设计上,让微课视频更有创意,而轻视了教学设计、微课使用等环节。 笔者认为,学习关注的是知识本身,而不是知识的外表是否美丽,Salman Khan也仅仅是使用白板就将知识传授到了全世界。如果仅仅是希望通过华丽的外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学生更加不愿意去接触“苍白无趣的”书籍,但是真正的智慧正是存在在书本之中。所以各种各样的微课设计,应该更关注的是知识本身,考虑如何将知识讲的浅显易懂,形式只要清晰明了即可,不应该过分花哨,无须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三)微课要甘于充当教学的配角 当今教育界人人谈微课,对微课报以极大的信心,仿佛只要有了微课,就可以解放教师了,所以产生了大量并不适合制作成微课的微课。这样盲目制作的视频,学生观看后还是没有学明白。微课概念的提出者Penrose指出微课对于需要持续讨论或者对于复杂过程的推理也许不那么有效。 教育部正在进行一项课题——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这项课题是将微课做为翻转课堂的基础,最终还是要进入课堂验证微课观看效果,对于有困难的内容要进行课堂辅导。在这里,微课不是主角,课堂教学才是主角,微课是课堂教学良好的辅导和补充。笔者认为,基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微课播放的主要场所应该是课堂,不能仅仅将微课放入播放平台就认为学生都看过了。 (四)微课建设重复性高,要统一规划。 国内微课概念引入是从比赛开始的,比赛是一个各位选手自由展示的舞台,选题自然多种多样,但是为了能得奖,参赛者倾向于选择可视性强的内容制作成视频。以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为例,在平台(http:// weike.enetedu.com)检索课程/作品名称“显微镜”,搜索到9个参赛作品,参赛学校分别是:陕西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广西科技大学、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林业大学、滨州职业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同一内容的重复制作现象很严重。而可汗学院和圣胡安学院的微课,制作和发布是统一管理的,知识点不重复,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我国微课来自于各地教师自己的拍摄,视频的技术指标不统一,有些视频很清晰,而有些视频比较模糊,使得整体的质量参差不齐,观看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我国的微课急需统一规划,对于微课的内容、技术指标都需要一个全局性的要求。 微课使用的平台也需要加强。一个好的平台应该提供全面的微课资源、缓冲时间短、提供免费观看和免费下载、反馈方便快捷,这样一个平台仅仅依靠个人是无法做到了,必须要相关部门来提供。 微课在国内提出只有短短5年的时间,它的发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微课符合了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的需要,符合网络学习者碎片式的学习习惯,所以这种微视频形式必将长期存在下去[7]。但是微课的发展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门共同努力才能避免 “昙花一现”,成为我国教育界改革的新契机。 参考文献: [1] Shied,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55(26):A1,A13. [2] Mc Grew,L.A.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Journal of Chemistry Education,1993,70(7):543-544. [3] Kee,T.P.The one minute lecture[J].Education in Chemistry,1995(32):100-101. [4]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5] 余胜泉.微课虽小,应五脏俱全[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19 [6] 推广微课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作用讨论[J]. 继续教育研究,2015,01:113-115. [7] 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 2014,5:3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