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生物制药技术 专业代码:590207 二、入学要求 初中阶段教育应届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五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 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59) | 药品制造类类 (5902) | 医药制造业 (27) | 生物药品制造人员(6-12-05) 生物发酵工程技术人员 (2-02-36-03 | 生物药品生产 疫苗生产 |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生物药品生产领域,能够从事生物药品生产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安全防护等相关知识;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英语应用知识; (4)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知识; (5)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基础、药理学、药事管理法规等药学相关知识; (6)掌握常用生物制药设备的结构、原理、使用、维护、保养等知识; (7)掌握菌种选育、发酵制药、生物药物分离、生物药物制剂、药物分析、药品生物检定等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文字编辑和数据处理; (4)具有生物药品发酵生产所必须的菌种培育、发酵灭菌、培养基制备等操作能力; (5)具有生物制品生产所必须的细胞培育、灭菌、培养基制备等操作能力; (6)具有生物药品和生物制品分离纯化操作能力; (7)具有常用生物制药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力; (8)具有药品生物检定的能力; (9)具有事故防范、评价、救助和处理能力; (10)具有查阅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11)具有获取及应用本专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 1.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体育与健康、美育(艺术)、劳动、军事理论与训练等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物理、化学、地理、职业素养、安全教育列为限定选修课。 (2)专业课程 包括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应包括以下主要教学内容: 专业平台课程:主要包括化学、药学、生物学等学科中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内容。 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生物工程制药和疫苗生产两个方向。生物工程制药方向包括色谱技术、细胞工程与酶工程制药技术等课程;疫苗生产方向包括生物药物检测技术、疫苗生产技术等课程。 2.本专业课程框架及主要课程设置如下: 公共基础课 | 思想政治课 | 必修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创业与就业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势与政策。 | 文化课 | 必修课 | 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艺术、历史。 | 限选课 | 地理、物理等限选1门(由各校自主确定)。 | 专业课 | 专业平台课程 | 无机化学、普通生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基础、实用药理基础、化工制图、生物化学、工业微生物及生产菌种选育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药事管理与法规、生物药物概述、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概论、免疫学基础、发酵制药技术、生物药物分离技术、生物药物制剂技术、药学文献检索、GMP实施、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等。 | 专业方向课程 | 生物工程制药方向:色谱技术、细胞工程与酶工程制药技术。 疫苗生产方向:生物药物检测技术、疫苗生产技术。 | 专业技能实训项目 | 生物制药设备操作实训、生物制药综合实训。 |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 顶岗实习;不少于一个学期。 | 其它类教育活动 | 军训及入学教育(包括专业认知)。 |
3.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1 | 生物化学 | 掌握生物体的分子组成及其在生物体中的意义,生物体中重要的物质代谢基本过程及意义,生物体基本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代谢反应的调节及意义;了解常用的生化药物。 | 2 | 生物制药设备操作 | 能规范操作基本的生物制药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能对部分设备进行正常维护保养。 | 3 | 疫苗生产技术 | 具有根据疫苗生产操作规程实施操作的能力;具有对操作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具有疫苗常用设备正确选择能力;具有对疫苗常用设备维护与保养的能力。 | 4 | 发酵制药技术 | 能利用生产菌种进行发酵操作;能分析设计发酵工艺;能分析处理发酵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 5 |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 能对发酵产物以及动植物组织细胞中目的产物进行分离提取纯化;能正确熟练操作分离提取纯化设备;能熟练配制分离提取所需各种试剂。 | 6 | 生物药品检验技术 | 具有根据生物药物不同类别按照操作规程实施操作的能力;具有对操作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具有检测常用设备正确选择能力;具有对检测常用设备维护与保养的能力。 |
4.实践性教学安排 主要包括实训、实习、毕业设计和教学见习等。实训可在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完成;实训实习既是实践性教学,也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 实践性教学项目主要包括: (1)生物制药设备操作实训。掌握生物反应、生物分离纯化和生物制剂生产等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维护规程,生物制药生产过程中各辅助车间机械设备的有关知识;能规范操作基本的生物制药设备,能对常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2)生物制药综合实训。包括生物发酵、生物药物分离、生物药物制剂等综合技能训练。 5.相关要求 学校应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教育、社会责任、绿色环保、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二)学时安排及学分分配 本方案的总学时为5094,其中公共基础课为1758学时,占34.5%;专业课2766学时,占54.3%;选修课510学时,占10%;其他类教育活动60学时,占1.2%。 总学分297学分;其中课程教学按照每学期16~18学时1学分计算;专业实训项目课程按照每周2学分计算;顶岗实习按照每周1.5学分计算,军训、入学教育等教学活动按照1周1学分计算。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时间一般为6个月,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各类选修课程学时累计不少于总学时的10%。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教学时间按周分配表) 学 期 | 学期 周数 | 理论教学 | 实 践 教 学 | 入学教育 与军训 | 劳动/机动 周 | 授课 周数 | 考试周数 | 技能训练 | 课程设计 大型作业 毕业设计 | 企业见习 顶岗实习 | 内容 | 周数 | 内容 | 周数 | 内容 | 周数 | 周数 | 一 | 20 | 16 | 1 | | | | | | | 2 | 1 | 二 | 20 | 17 | 1 | 生物制药设备操作实训 | 1 | | | | | | 1 | 三 | 20 | 17 | 1 | 生物制药设备操作实训 | 1 | | | | | | 1 | 四 | 20 | 17 | 1 | 生物制药设备操作实训 | 1 | | | | | | 1 | 五 | 20 | 17 | 1 | 生物制药设备操作实训 | 1 | | | | | | 1 | 六 | 20 | 17 | 1 | 生物制药设备操作实训 | 1 | | | | | | 1 | 七 | 20 | 17 | 1 | 生物制药综合实训 | 1 | | | | | | 1 | 八 | 20 | 17 | 1 | 生物制药综合实训 | 1 | | | | | | 1 | 九 | 20 | 17 | 1 | 生物制药综合实训 | 2 | | | | | | 1 | 十 | 20 | | | | | | | 顶岗 实习 | 18 | | 2 | 合计 | 200 | 152 | 9 | | 9 | | | | 18 | 2 | 11 |
教学进程安排表(见附表)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一般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生物制药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相关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必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要求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1)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实验室 配备实训工作台、黑(白)板或投影、排风通风(通风橱等)、安全消防等基础设施;配备试管、烧杯、烧瓶、量筒等常用的玻璃仪器;配备称量、加热、搅拌、过滤等常用实验设备;配备专门的、符合消防和安全管理规定的药品储藏室。 (2)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实训基地 配备电子天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旋光仪、滴定管(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设备。 (3)微生物、生物化学实验室 配备高压灭菌锅、离心机、显微镜、发酵罐、培养箱等仪器设备。 (4)人体解剖、药理实验室 配备实训工作台、黑(白)板或投影、排风通风(通风橱等)、安全消防等基础设施;配备人体骨骼结构模型、人体内脏结构模型、人体肌肉模型、人体解剖教学挂图等辅助教学资源;配备血压计、兔手术台、心电图机、蛙类解剖包、心跳起搏器、心电图机等仪器设备。 (5)生物药物发酵实训室 配备发酵系统、板框过滤器、碟式离心机、萃取系统、超临界萃取系统、层析柱、喷雾干燥、真空干燥、旋转蒸发、薄膜蒸发等仪器设备。 (6)菌种培育实训室 配备三目荧光显微镜(配图象采集卡)、显微镜、台式离心机、灭菌锅、恒温培养箱(霉菌箱)、恒温培养箱(人工气候箱)、高通量筛选摇床、摇床等仪器设备。 (7)生化分离实验实训室 配备恒流泵(蠕动泵)、部分收集器、落地离心机、台式离心机等仪器设备。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生物制药专业相关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生物药物生产、营销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生物制药专业的主流,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科研等需要的教材、图书资料以及数字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执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教材开发和教材选用的相关管理制度,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医药相关专业图书文献;生物制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等文献资料。 3.数字教学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1.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使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2.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因材施教。 3.各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五)学习评价 1.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 2.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诊断与指导。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学生学习期满,具备下列要求的,予以毕业: 1.在校期间符合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德育考核合格的; 2.学完本方案安排的所有必修课程并考核成绩合格; 3.获得本方案规定学分; 十、其他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 3.依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教职成司函〔2017〕130号); 4.《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 5.《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推进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通知》(苏教职【2015】38号)、《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 6.学院《加强和改进学院五年制高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稿)》(苏联院【2018】12号)。 (二)其他 1.各校在执行本指导方案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实训项目课程的课程设置原则上不得调整。 2.专业拓展课程的设置由各校自主设置,在实施性方案中应将具体课程列示。 3.本方案修订人员:无锡卫生分院 胡晶、程沁园
徐州医药分院姚萍、李亚君
|